向孩子借來的地球:20個自然生活練習,打造零浪費生活與永續綠色家園

謝謝那些為我們種菜的人、為我們修電器的人、為我們撿回故事的人。也謝謝我們自己,願意開始。
因為,這個地球不是我們的。我們只是,向孩子借來的。
謝謝那些為我們種菜的人、為我們修電器的人、為我們撿回故事的人。也謝謝我們自己,願意開始。
因為,這個地球不是我們的。我們只是,向孩子借來的。
我們創造的不只是空間,還有一段城市被遺忘的時間。
在萬華的大水溝二手屋,老家具、舊電器與多元背景的夥伴們,在這裡被慢慢修好,也慢慢重新相信:修復是一種生活方式,也是對未來的溫柔實踐。
在這個更新速度快得驚人的世界裡,我們很容易被鼓勵著:「壞了就換新的吧!」
但如果我們放慢一點腳步,靜靜地看著那些舊物,其實它們身上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痕跡──陪伴、記憶、溫度。
在這個講求環保與永續的時代,「零浪費」不再只是一個口號,更是一種深入生活的態度。而隨手可得的玻璃瓶,正是實踐零浪費的最佳素材!別再把它們丟進回收桶了,讓我們一起發揮創意,賦予這些瓶瓶罐罐第二次生命,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與樂趣吧!
你是否也曾直覺認為玻璃瓶比塑膠瓶更環保?這份沉甸甸的「安心感」背後,可能藏著你未曾深思的代價。本文將深入探索,究竟你手中的玻璃瓶,是環保承諾還是沉重負擔?讓我們一同做出更明智的選擇。
「老時尚」創辦人在服裝成衣界超過20年,因為20年都在做快時尚代工,感嘆於舊衣垃圾已是世界第二大垃圾來源。希望透過持續在各社大各社區推廣舊衣改造,來推廣淨零環保相關理念給大眾,期望造成一些影響力,讓更多人一起加入舊衣改造推廣的行列!
受到大家歡迎的小家電維修要來雙連囉!!
小家電修復 x 愛物惜物 x 愛護地球
在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,是否曾注意過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對環境的衝擊?環境退化的背後,隱藏著人類活動所帶來的污染和資源過度消耗。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生活方式的選擇,從個人的生活習慣與觀念改變開始,是我們必需面對的重要課題 。
在當今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,我們面臨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:計畫性報廢。
這是一種工業策略,企業故意設計產品的使用壽命,使其在一定時間後失效,且通常是在保固期結束後,以避免支出保固成本。這樣做的目的是促使消費者更頻繁地購買新產品,從而提高企業的銷售額。這種策略不僅加劇了資源浪費,還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。
位於臺北市中正紀念堂一旁的海砂屋社區「新隆國宅」,近年來因為都更議題幾家歡樂幾家愁。搬家,要去哪?不搬家,如何留下?在難解的問題間游走,生活還是要繼續過,看看基層小民在這處號稱台北市最大海砂屋國宅內,如何惜物、惜福,也在這之間反思人與人間的關係存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