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綠洲

綠色復甦

重新修復生活!

quote-light.png
“台灣都市化程度高達78.9%,近8成國人生活在水泥、瀝青舖設的城市裡,與大自然的關係疏遠,甚至逐漸喪失對山林、清溪的記憶....”

綠色復甦 -重新修復生活!

Promoting a green lifestyle for all

雖說城市生活相對舒適,卻往往犧牲了生態環境,譬如十分普及的水泥、瀝青舖設,取代了可供動植物生長的泥土地,扼殺無數生機,也造成地球暖化、阻斷水循環等問題。

幸好,人們會回顧與反思,近年來都市綠點、城市菜園等社區活動漸漸興盛,大家發現「水泥叢中一點綠」的美好。本次專題即以「城市綠洲」為題,想讓大家知道:有一群人在城市裡默默編織一隅綠地、經營一方水土,讓城市居民得以接觸平時難得一見的綠意,舒展身心。另外,這兩年肺炎疫情造成了社交隔闔,拉遠了人與人的距離,此時,經營城市綠洲的活動,重新凝聚大眾的功能,同時也騰出了更多社交空間,用「綠色復甦」重新修補了人與人、人與自然間的關係。

在灰撲撲、生機衰微的水泥叢林裡,開闢「綠洲」不只有益生態,還給予市民重新發現自然生態的喜悅。

探索更多綠洲

在城市綠洲這個主題中,我們一直演繹何為「綠洲」? 相對於生機稀微的水泥叢林,都市林︑社區農園等可貴綠點是綠洲相對於疏離的都市鄰里關係,屋頂菜園的熱絡交流是社交的綠洲 ; 相對於城市風貌的快速衍替,如如不動或「再發現」的歷史脈絡也是綠洲︒

指導單位 |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
主辦單位 | 臺北市都市再生學苑
展覽團隊 | 大城小事 共作室

統籌 |  KEN(林輝順)
採編 | 余宗翰、詹崴傑、蔡燿伃、何弘欣、維尼(林慧雯)
文字 | 余宗翰
設計 | 詹崴傑
插圖 | 徐縵妮
攝影 | KEN(林輝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