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新的空間實驗,開啟淨零新路徑——樂活共生基地

「樂活共生實驗基地」為新北市府青年社會住宅計畫中的新形態空間實驗計畫,以「分享」為核心理念,希望透過「揪伴計畫」及「駐一起計畫」,鼓勵民眾自主於空間中舉辦各種共享活動,讓空間成為創造人與物自然交流媒介。
「樂活共生實驗基地」為新北市府青年社會住宅計畫中的新形態空間實驗計畫,以「分享」為核心理念,希望透過「揪伴計畫」及「駐一起計畫」,鼓勵民眾自主於空間中舉辦各種共享活動,讓空間成為創造人與物自然交流媒介。
不少空間因為土地開發後未進行生態補償,不但降低原生物種多樣性,更是散發出一股生人勿近的氣息,「原生植物推廣好夥伴」計畫即是邀請居民,以行動移除入侵植物,同時也找回人與在地生態的連結。
「鄉野」文化逐漸消逝時,反而在思慕鄉間體驗的城市裡,被重建起來!
台灣大學附近、佔地4頃左右的客家文化主題公園,不只是珍貴的綠點,久而久之竟成為客家耆老的心靈寄託。城市綠洲不只用來比喻「都市中難得的綠點」,心裡對消逝中的文化、生活氣息的懷念,那份珍視之情,也是一種發現綠洲的概念。
太平國小裡,2021年遇到一個困難:一株老樟樹底下的園圃因為照不到陽光,植物都種不起來,為此一個在這個有百年悠久歷史的校園裡,打造完整森林生態系的夢想因此誕生!
2019年雙連捷運站附近無意間挖出一道寬約1.8公尺的水溝,當地耆老依稀記得這水溝有百年歷史,從那個確信的當下,社區發生了一連串的改變。
山不只有森林可供人們遊憩,還帶來乾淨的水資源。山區地下水向下滲流,提供源源不絕的活水,給附近水生環境清出生機盎然的生態綠洲。
小小的屋頂有各種可能,有人種田、有人栽花,也有大樹矗立在老屋上的奇觀,看似宮崎駿的《天空之城》!在人均可用空間少得可憐的台北,屋頂是值得大家好好經營的「我們的城」。
想體驗「產地到餐桌最近的距離」不用到鄉村,在台北的老社區裡探尋,就能找到不少菜園,讓大家在裡面種想吃的蔬菜水果。
在灰撲撲、生機衰微的水泥叢林裡,開闢「綠洲」不只有益生態,還給予市民重新發現自然生態的喜悅。希望透過「城市綠洲」的展出,能進一步挖掘其價值與更多可能性,介紹給都市居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