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4綠生活節】吃完的檸檬皮先別丟!晴光美好社區教你做成清潔劑

不要的檸檬與柑橘皮,你會怎麼處理呢?你…
不要的檸檬與柑橘皮,你會怎麼處理呢?你…
原本被嫌棄的角落,透過巧思,成為人人喜愛的秘密基地,不起眼的後巷如何變身成為網美打卡點,植物、盆器交流 (帶來你多餘的或帶走你需要的)
為了喚起古早台灣人惜物愛物的精神,在市定古蹟「仁安醫院」裡開辦了老時尚俱樂部,帶著對編織有興趣的社區婦女學習針線活。希望學到縫縫、車衣技巧的人可以利用習得的手藝,將遺棄的衣物轉化新生,減緩衣料的浪費,同時也想透過這個行動帶人一起同樂,甚至促成家人的互動,展開更多對話
林慧雯老師帶領一群弱勢婦女在南萬華的一碼村,以針線確立自己的價值,同時努力地建置綠色供應鍊,期盼在大量衣服被遺棄的快時尚潮流裡,可稍稍減緩衣料浪費的速度。
研討會主題分別為失智友善、水文化、以及…
說到吃剩的食物或過期的食材,你會如何處理呢?利用地瓜葉染出美麗方巾、將吃剩的果皮做成洗潔液、蒐集居家廚餘變身沃土,甚至在一個盆栽完成生物自體循環,原來「剩食們」的下半輩子還有這些可能嗎?
原為中央通訊社的職工宿舍的師大古風里龍泉宿舍,隨著社員們逐漸年老,空間也跟著被閒置遺忘。在地方里長的爭取下,取得使用權,並邀請經營里內「古風小白屋」的單位進駐,從此,打開了圍牆後的芒果香草園,成為萬里飄香的社區廚房。
「樂活共生實驗基地」為新北市府青年社會住宅計畫中的新形態空間實驗計畫,以「分享」為核心理念,希望透過「揪伴計畫」及「駐一起計畫」,鼓勵民眾自主於空間中舉辦各種共享活動,讓空間成為創造人與物自然交流媒介。
現代都市生活中,人們對物品的快速消耗和丟棄,導致了大量的浪費和環境污染。位在台北市大安區古風里的一個轉角,有著一個神奇、溫暖的小家電修理站「古風小白屋」,幾位社區大哥透過協助居民修復舊物,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,減少浪費,同時也促進社區交流,重建現代都市中逐漸消失的人情味。
社區規劃師創辦的社區學習品牌,據點在萬華大理街糖廍文化園區社區共享空間,重視人力物力循環互助,舉辦各種主題活動,分享傳遞萬華經驗所獲得的各種理性與感性規劃或社造知識、能力和人間情義。